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“有码畅通无阻,无码寸步难行”,媒体已公开报道多起老人出行公共场所没有健康码“被拒”的案例:有因为不会出示健康码无法乘坐公交、地铁或进超市购物的;有因为老年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其他乘客赶下车的。
2020年10月,一位网友晒出一张照片,配文仅有三个字两个标点:“无锡。善……”却收获近19.7万网友的点赞,近6千条评论与3.7万次转发,微博话题“无锡火车站设置无健康码通道”也获得了超1300万的阅读量。一块简单的提示牌囊括了不会使用健康码的老年人,还将手机没电,没带手机,无微信等特殊情况的旅客纳入其中,通过这条简单的微博,瞬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称赞:“真好,文明的温度!”
模拟试题
近日,有网友在微博晒出一张拍摄于江苏无锡火车站的照片,配文只有3个字+2个标点符号:“无锡。善……”获得了19万次点赞。照片显示,无锡火车站为使用老人机、手机没电、无微信、无手机、不会操作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通“无健康码通道”。对于如何让老年人在数字化经济时代“潮”起来,你怎么看?
中公解析
1.表明自身观点。
观点一:
老年人就好比一部手机,随着时代的发展,也需要不断的更新版本、迭代升级。而如何让老人跨越数字化的鸿沟,在数字化时代潮起来,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。毕竟人不是手机,不会因为卡顿而被抛弃,应该保留互相体察的温度。
观点二:
疫情期间,衍生出了健康码、线上预约、无接触式配送等多种数字化的交际模式,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和便捷度。在这样一个全民“扫一扫”的时代,这项在不少人看来很简单的技能却并没有全面普及。在大多数人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之时,也应当想到那些没有搭上信息化快车的被“健康码”困住的老年人。
2.结合实际,多角度分析。
(1)分析“关注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生活”的原因:
社会背景:
①疫情期间,互联网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,网上购物更加普遍,多元信息化的时代需要老人适应;
②我国老龄化形式严峻,国家应对养老出台了相关政策,因此,老年人是我们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。
老人自身:
①老年人口基数大,低龄老人占比高,老年人也具有一定学习能力,渴望跟上时代潮流;
②干部延迟退休,需要老年人加强自身学习;
③乡村老年人的特征:年龄大,思想固化,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弱一些。
家庭方面:子女工作繁忙,忽视老年人需求,形成老年孤岛,老人难以满足精神慰藉。
市场需求:银发经济和老龄产业,对疫情经济复苏有助力作用。